资讯转发~关渡美术馆 11月展览讲座快讯 2021.11.28

  • 2021-11-26
  • 创意商品设计学系
▍讲座资讯
时间|2021.11.28(日)13:00-14:30 @关渡美术馆 1F
讲者|黄建宏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艺术跨域研究所教授及关渡美术馆馆长)
讲座线上报名|https://kdmofa.tnua.edu.tw/mod/course/index.php......
▍讲座大纲
2020年关美馆参与韩国重量级策展人金宣廷所提议的合作项目,进行一系列重新思考80年代民主化的展览,台湾的部分特别专注在生成挑战体制与霸权的决定性力量,并形成了民众汇流的临时集体性:DemoStream。「众流」试图提出生物政治时期民主化的生态观点,民主运动代表新的共同生活观念,新的感性分配以及新的共同生存世界的出现。
「五月共感:民主化中的众流」提出民主运动的根本在于「共感」,也在「共感」上生成政治与艺术之间最深刻的连结。柳宗悦以「民艺」所提出的「社会艺术」,明显地企图以跨断代与跨作者的角度来界定「共感」。七○年代在台湾发起的「文化造型工作」,可以说是将西方学习与学院学习落实到社会文化创新的「精神活化」行动与历程,这种精神活化主要刺激「历史认知」、「艺术表现多样化」、「社会价值」与「在地认同」等四个面向。我们几乎可以视「文化造型工作」是继大众艺术、人民艺术、社会艺术之后,更能清晰指出受殖性支配者,如何在社会关系的实践中,促成艺术与政治的联动;这正足以呼应柳宗悦对于「民艺」的根本期许。「民艺」原本是民间艺术的简称,并在实际的市场上以「近古董」(quasi-antiquity)予以定位,主要还是以凝结的方式来形塑表达。「文化造型工作」企图面对长久以来被忽略的「文化力」观点,意即让「民间艺术」能够动态发展的「文化力」,「民–艺」不再是过一段时间后凝结出的文物艺术,不是为了和菁英、专业、国际的艺术予以区隔的称谓,而是在台湾全球连结已臻成熟的条件下,创造当代的新民艺:民主+艺术。这是一种将民间艺术通过当代创意经验予以「化殖」(dis-colonization)、转化落实到社会空间进行沟通的文化行动。
2021年我们与季风文化造型工作团队一同面对「民主+艺术」的思考,艺术如何「民主」?已经不再是为政治服务或表达政治立场,而是以「共感」的思辩和实践,将艺术表现的技术与政治性落实在社会性场域(socius),寻求更为即时的行动力。
▍与谈者介绍
黄建宏|
(1968年12月1日-),台湾高雄人,毕业于东海大学化学系,之后前往巴黎。在贾克·洪席耶的指导下于2004年取得巴黎第八大学哲学所美学组博士。 2005年起先后任教于世新大学广电系、台南艺术大学造形艺术研究所、国立台北艺术大学艺术跨域研究所副教授,2017年任国立高雄师范大学跨领域艺术研究所副教授兼任所长,2018年起担任国立台北艺术大学艺术跨域研究所副教授及关渡美术馆馆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座资讯
时间|2021.11.28(日)15:00-16:30 @关渡美术馆 2F
讲者|书写公厂、施昀佑、曾伯豪
报名方式|自由入场
▍讲座大纲
距离蒋渭水写下〈临床讲义〉已经一百年,或许在当代,文盲拥有不同的定义,但倘若现在的环境仅仅鼓励人们做知识的消费,而不是知识的生产,使台湾「有病」的原因——「智识的营养不良」——在病征改变的前提下,是否其实仍然适用?在「神秘的自制岛上辩士作声」的计画中,我们将文协在1920、1930年代开展的各种实践方式,以四种言说来分类,以更聚焦地了解文化行动及政治脉络的关联,并企图点出文化行动及治理政策的交互影响,本次工作坊则期待能以同样的方式,透过回溯2000年至2020年左右的文化事件,思考背后的社会、经济、政治脉络。
近年来,「文化」及「创意」成为所有官方与个人强调的说词,相关的机构、活动、出版屡见不鲜,一百年后会如何审视这些文化事件?又如何借由对当代的观察,捕捉现在进行式的「文化运动」可能样貌?在这场工作坊中,计划团队将会邀请不同领域的实践者参与工作坊,包含建筑、文学、出版、饮食文化等领域,并在前期进行访谈,同时邀请大众参与,期待能透过深度讨论,将自己从当下强制登出,以一百年后的目光回视现在。
▍讲者介绍
书写公厂|
书写公厂Writing FACTory是一个长期计画、一片无地之处及一间虚拟工厂,生产与书写/出版作为艺术及政治实践的论述、研究及印物。由艺术家张纹瑄于2018年开启的这个计画,以「工厂」作为经验及论述的集散地,书写在此间并不只是特定领域中操作文字的技术,而是在政治、美学等不同面向的实践中最经济的手段。目前实践内容包含书写的访调与相应的年会、工作坊及档案转译。
施昀佑|
1985年生于台湾彰化,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学系(2007),芝加哥艺术学院雕塑创作硕士(MFA, 2014)。施昀佑的作品形式一直与其身处的空间密切相关:他在台北以一栋历史建筑为媒材进行创作,而身处长期的移动状态时,他的作品也进入行李箱,成为档案、文件与书册,讲述着一则又一则的故事。在创作中,他经常使用不同的形式探索纪念碑和记忆的样貌,同时也总是纳入他和国家机器以及机构之间的互动,但相对于一种对抗的姿态,施昀佑更倾向于使用一种共存或渗透的手法来探索这中间的模糊地带。
曾伯豪|
1991年出生于高雄,于台南成长。 自小学习中国乐器及音乐,大学时开始接触艺术及台湾传统音乐。近年开始接触剧场,与差事剧团、再拒剧团、黄蝶南天舞踏团有过乐器演奏或歌唱之合作。也参与各种即兴音乐演出,曾与内桥和久、李世扬、戴向谌、张惠笙、坂本弘道、李慈湄、自由即兴乐团 I am not yours(千野秀一、林惠君、Marie)、Lan Cao + Gregor Siedl、等音乐家合作过即兴演出。近来在音乐间流浪以及尝试理解何谓表演中的「在当场」,以鬼讲堂计画试图理解抗日事件中的多重叙事问题及殖民处境,音乐作品则多与社会议题及个人情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