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大学创意商品设计系办理《未来骑迹》AI交通工具设计工作坊

  • 2025-10-03
  • 萧毓庭 (Yu-Ting HSIAO)
结合AI × VR × 产业导师,启动青年创意驱动未来载具设计

为强化学生对交通载具设计的实务理解与跨域创新能力,亚洲大学创意商品设计学系于近期举办《未来骑迹:城市移动载具之概念设计AI工作坊》,邀请光阳工业设计团队莅校交流,展开一场产学共构的创意实践课程。现场嘉宾包括光阳工业前瞻设计股杨筑中股长与资深高级工程师萧博文先生,透过专题讲座与设计指导,协助学生从AI构想生成、手绘造型深化到VR沉浸展示,完整体验载具设计流程,为青年设计力注入实务养分。

专题讲座中,杨筑中股长分享其实务经验,并指出:「年轻设计师的创意潜能,是驱动产业创新转型的重要力量。设计不再只是造型美感,更是整合思考、沟通对话与跨域协作的核心能力。」他鼓励学生从社会议题与真实使用场景出发,透过设计构筑对未来生活的想像与回应。随后,光阳工业萧博文资深工程师则从交通工具设计与量产开发的专业角度切入,解析设计案中机构整合与造型开发的关键历程。他强调:「一辆机车的设计,是技术、人因、市场与法规的交会点。设计师必须培养『系统整合思维』,才能让创意真正落地。」萧工程师也展示多件参与设计竞赛与量产实作的案例,从草图发想到模型实作的过程,体现团队沟通与跨部门协作的重要性。他勉励学生:「设计不只是会画图,更要懂工程、能提案、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产业真正需要的创新人才。」

本次活动由黄雅毓老师、柯雅娟老师与王锡安老师共同策划与主持,三位教师表示,商品系长期致力于打造「科技 × 设计 × 实作导向」的教学平台,此次课程设计涵盖「AI图像生成」、「产品手绘深化」与「VR沉浸式展示」三大模组,让学生从构想出发,历经手绘训练到AI图像生成及提案,完整体验设计流程。黄雅毓老师指出:「设计教育不只是技能训练,更是培养学生跨域整合与表达思考的能力。」柯雅娟老师则补充:「导入AI与VR等数码工具,有助于学生更快验证构想、理解造型与比例的关系,让提案更有说服力。」

系主任龙希文表示:「我们非常重视学生与产业接轨的实作经验,尤其在移动载具与AI设计快速发展的当下,更需要透过这样的工作坊,让学生跨越从想像到实作的那一段距离。透过光阳设计团队的专业带领,学生不仅能学到造型技术,更能理解设计背后的工程逻辑与使用者需求。我们期许亚洲大学创意商品设计系能持续成为年轻设计能量与产业创新对话的平台。」

参与学生纷纷表示收获丰富。大四学生李旻育分享:「第一次用AI加速发想,感觉更敢放手尝试,也更能集中在造型语汇的发展。」而大三学生林恩瑞则说:「设计师现场指导加上VR展示,很有临场感,也让我更清楚比例与造型结构的落差,真的学到很多。」活动最后,各组同学皆大方的展示设计构想,呈现AI辅助与手绘深化融合的成果,现场回馈踊跃,展现青年设计力的无限潜能。

这是一张图片
图: 光阳工业前瞻设计杨筑中股长分享了设计研究院推动「设计驱动创新」的核心
理念,并鼓励学生发挥年轻创意能量,将设计视为产业转型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推手。

这是一张图片
图: 光阳工业资深高级工程师萧博文提到设计师需要具备『系统思考』的能力,才能
让创意落地成为真正可行的产品。

这是一张图片
图: 亚洲大学创意商品设计学系致赠感谢状予指导讲师,感谢光阳工业资深高级工
程师萧博文先生及前瞻设计杨筑中股长莅校指导AI交通工具设计工作坊,分享实
务经验并协助学生激发创意潜能。

这是一张图片
图:光阳工业资深高级工程师萧博文(图中右侧俯身者)于AI交通工具设计工作坊中
指导学生进行概念构想与造型草图分析,带领学生透过AI生成图像与手绘草图进行
设计深化。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从构型比例、视角表现到交通工具语汇进行实作练
习,现场互动热烈,充分展现设计思维与创意实践的结合。

这是一张图片
图:学生依照设计任务进行手绘提案,杨股长逐一给予图面回馈与设计建议,鼓励
学生结合AI构想与个人风格,进行创意深化与视觉表达,现场学习氛围专注而热烈。

这是一张图片
图:光阳工业资深高级工程师萧博文于《AI交通工具设计工作坊》中使用Meta Quest
3s虚拟实境设备进行现场示范,展示交通载具模型于虚拟空间中的比例、视角与构
型效果。透过VR设备的沉浸式视觉回馈,学生能更直观理解作品的空间尺度与细节
表现,实现AI构想、手绘深化与虚实验证之完整教学流程。

这是一张图片
图:参与《AI交通工具设计工作坊》的学生穿戴Meta Quest 3s虚拟实境设备进行同
步操作,于虚拟空间中体验材质设定、比例调整与接口选项等互动操作。透过双人
协作模式,学生可即时观察彼此设计行为并进行设计讨论,有效提升对造型细节、
空间感与虚实结合应用的理解与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