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轉發~關渡美術館 11月展覽講座快訊 2021.11.28

  • 2021-11-26
  • 創意商品設計學系
▍講座資訊
時間|2021.11.28(日)13:00-14:30 @關渡美術館 1F
講者|黃建宏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及關渡美術館館長)
講座線上報名|https://kdmofa.tnua.edu.tw/mod/course/index.php......
▍講座大綱
2020年關美館參與韓國重量級策展人金宣廷所提議的合作項目,進行一系列重新思考80年代民主化的展覽,台灣的部分特別專注在生成挑戰體制與霸權的決定性力量,並形成了民眾匯流的臨時集體性:DemoStream。「众流」試圖提出生物政治時期民主化的生態觀點,民主運動代表新的共同生活觀念,新的感性分配以及新的共同生存世界的出現。
「五月共感:民主化中的众流」提出民主運動的根本在於「共感」,也在「共感」上生成政治與藝術之間最深刻的連結。柳宗悅以「民藝」所提出的「社會藝術」,明顯地企圖以跨斷代與跨作者的角度來界定「共感」。七○年代在台灣發起的「文化造型工作」,可以說是將西方學習與學院學習落實到社會文化創新的「精神活化」行動與歷程,這種精神活化主要刺激「歷史認知」、「藝術表現多樣化」、「社會價值」與「在地認同」等四個面向。我們幾乎可以視「文化造型工作」是繼大眾藝術、人民藝術、社會藝術之後,更能清晰指出受殖性支配者,如何在社會關係的實踐中,促成藝術與政治的聯動;這正足以呼應柳宗悅對於「民藝」的根本期許。「民藝」原本是民間藝術的簡稱,並在實際的市場上以「近古董」(quasi-antiquity)予以定位,主要還是以凝結的方式來形塑表達。「文化造型工作」企圖面對長久以來被忽略的「文化力」觀點,意即讓「民間藝術」能夠動態發展的「文化力」,「民–藝」不再是過一段時間後凝結出的文物藝術,不是為了和菁英、專業、國際的藝術予以區隔的稱謂,而是在台灣全球連結已臻成熟的條件下,創造當代的新民藝:民主+藝術。這是一種將民間藝術通過當代創意經驗予以「化殖」(dis-colonization)、轉化落實到社會空間進行溝通的文化行動。
2021年我們與季風文化造型工作團隊一同面對「民主+藝術」的思考,藝術如何「民主」?已經不再是為政治服務或表達政治立場,而是以「共感」的思辯和實踐,將藝術表現的技術與政治性落實在社會性場域(socius),尋求更為即時的行動力。
▍與談者介紹
黃建宏|
(1968年12月1日-),台灣高雄人,畢業於東海大學化學系,之後前往巴黎。在賈克·洪席耶的指導下於2004年取得巴黎第八大學哲學所美學組博士。 2005年起先後任教於世新大學廣電系、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副教授,2017年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兼任所長,2018年起擔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副教授及關渡美術館館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講座資訊
時間|2021.11.28(日)15:00-16:30 @關渡美術館 2F
講者|書寫公廠、施昀佑、曾伯豪
報名方式|自由入場
▍講座大綱
距離蔣渭水寫下〈臨床講義〉已經一百年,或許在當代,文盲擁有不同的定義,但倘若現在的環境僅僅鼓勵人們做知識的消費,而不是知識的生產,使台灣「有病」的原因——「智識的營養不良」——在病徵改變的前提下,是否其實仍然適用?在「神秘的自制島上辯士作聲」的計畫中,我們將文協在1920、1930年代開展的各種實踐方式,以四種言說來分類,以更聚焦地了解文化行動及政治脈絡的關聯,並企圖點出文化行動及治理政策的交互影響,本次工作坊則期待能以同樣的方式,透過回溯2000年至2020年左右的文化事件,思考背後的社會、經濟、政治脈絡。
近年來,「文化」及「創意」成為所有官方與個人強調的說詞,相關的機構、活動、出版屢見不鮮,一百年後會如何審視這些文化事件?又如何藉由對當代的觀察,捕捉現在進行式的「文化運動」可能樣貌?在這場工作坊中,計劃團隊將會邀請不同領域的實踐者參與工作坊,包含建築、文學、出版、飲食文化等領域,並在前期進行訪談,同時邀請大眾參與,期待能透過深度討論,將自己從當下強制登出,以一百年後的目光回視現在。
▍講者介紹
書寫公廠|
書寫公廠Writing FACTory是一個長期計畫、一片無地之處及一間虛擬工廠,生產與書寫/出版作為藝術及政治實踐的論述、研究及印物。由藝術家張紋瑄於2018年開啟的這個計畫,以「工廠」作為經驗及論述的集散地,書寫在此間並不只是特定領域中操作文字的技術,而是在政治、美學等不同面向的實踐中最經濟的手段。目前實踐內容包含書寫的訪調與相應的年會、工作坊及檔案轉譯。
施昀佑|
1985年生於台灣彰化,畢業於台灣大學歷史學系(2007),芝加哥藝術學院雕塑創作碩士(MFA, 2014)。施昀佑的作品形式一直與其身處的空間密切相關:他在台北以一棟歷史建築為媒材進行創作,而身處長期的移動狀態時,他的作品也進入行李箱,成為檔案、文件與書冊,講述著一則又一則的故事。在創作中,他經常使用不同的形式探索紀念碑和記憶的樣貌,同時也總是納入他和國家機器以及機構之間的互動,但相對於一種對抗的姿態,施昀佑更傾向於使用一種共存或滲透的手法來探索這中間的模糊地帶。
曾伯豪|
1991年出生於高雄,於臺南成長。 自小學習中國樂器及音樂,大學時開始接觸藝術及臺灣傳統音樂。近年開始接觸劇場,與差事劇團、再拒劇團、黃蝶南天舞踏團有過樂器演奏或歌唱之合作。也參與各種即興音樂演出,曾與內橋和久、李世揚、戴向諶、張惠笙、坂本弘道、李慈湄、自由即興樂團 I am not yours(千野秀一、林惠君、Marie)、Lan Cao + Gregor Siedl、等音樂家合作過即興演出。近來在音樂間流浪以及嘗試理解何謂表演中的「在當場」,以鬼講堂計畫試圖理解抗日事件中的多重敘事問題及殖民處境,音樂作品則多與社會議題及個人情感相關。